黎介寿院士逝世:一生手术2万多台,一门出了三院士 -爱游戏全站app在线平台
原标题:我国“肠外瘘治疗鼻祖”黎介寿院士逝世(引题)
一生手术2万多台,一门出了三院士(主题)
通讯员 邱原 杨子江 汪卫东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彦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普通外科专家、医学教育家,东部战区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名誉所长,我国肠外瘘治疗鼻祖、临床营养支持奠基人黎介寿,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30日18时59分在南京逝世,享年98岁。
一门三院士成佳话 他是“世界上研究肠子时间最长的人”
黎介寿1924年10月出生于湖南浏阳,与哥哥黎鳌、弟弟黎磊石三个同胞兄弟,出生在风雨如晦、备受外国列强凌辱的旧中国,成长在日益强大的新中国,伴随着祖国的发展与进步,他们在医学领域也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先后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医学与卫生学部院士,成就了“黎氏三兄弟同为院士”的一段传奇和佳话。
黎介寿1963年4月入伍,197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专业技术一级,文职特级。1983年9月至2018年12月,黎介寿历任南京军区总医院副院长、副院长兼腹部外科主任,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普通外科主任等职,曾作为战地医疗队专家组成员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一线危重伤员救治工作。
在人类肠道疾病的“神秘王国”,黎介寿穷尽一生心血,不懈攀登科研高峰,成为“世界上研究肠子时间最长的人”。他曾以4年多与猪“相依为命”的坚守,换来小肠移植这个世界性难题的攻克。在“九曲回肠”的世界里,黎介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亚洲第一”“世界第一”,成为我国肠外瘘治疗的鼻祖、临床营养支持的奠基人、亚洲人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开拓者、加速康复外科和损伤控制性外科等技术与理念的倡导者。
一生手术21000多台 病人有1%的希望,他就尽100%的努力
20世纪六十年代医院还缺医少药,黎介寿院士所在的原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了一名因肠扭转而性命垂危的小男孩,虽然经过急救复原,但扭转缺血的肠道都变成了黑色。一点点摸索着治疗“探路”,一点点帮助小男孩恢复肠道机能,黎介寿守着这个患者,一守就守了三个月。
“只要病人还有一口气,做医生的就不能轻易放弃。”黎介寿视拯救生命高于一切,病人有1%的希望,他就尽100%的努力。他先后做手术21000多台,收到患者和亲属赠送的表扬信和锦旗14000多件。他创建的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军队和江苏省重中之重学科,是国家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全军胃肠外科重点实验室。
98岁再上讲台 做人、做事、做学问,他为年轻学子指引人生路
黎介寿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获得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何梁何利奖、中国医师奖、全国科技大会奖,被表彰为全军培养人才先进个人等。2013年度中宣部确定为全国重大典型予以广泛宣扬,并走进人民大会堂作先进事迹报告。2014年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命名192178号小行星为“黎介寿星”。2015年9月3日作为英模代表应邀到北京参加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观礼。2019年被中央军委授予胜利功勋荣誉章。
2018年12月离休后,黎介寿依旧心系军地医疗卫生事业和医院建设发展,仍然为医学人才的培养倾心尽力。90多岁高龄依旧坚持查房、会诊、带教学生和年轻人员。
2022年2月份,98岁的黎介寿主动要求为医院年轻医生们再上一课,他自己备课、制作课件,原本计划45分钟的课,“拖堂”到了100分钟。